婚姻关系的破裂,总是令人痛苦和纠结。当感情破裂,最终无法挽回时,法律将发挥其作用,审理离婚诉讼。那么,离婚法律会判决吗?现在又该如何应对?一起来了解一下。
我国《民法典》规定,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向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也就是说,离婚分为两种途径: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协议离婚由夫妻双方协商一致,向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诉讼离婚则需要通过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来解决。
法院受理离婚诉讼后,一般会首先进行调解。调解成功,双方达成离婚协议的,法院将根据协议内容出具离婚判决书。调解不成的,法院将进行审理,综合考虑夫妻感情、婚姻基础、子女抚养等因素,判决是否准予离婚。
离婚后,子女抚养权的归属是离婚诉讼中的重要争议焦点。法院在判决子女抚养权归属时,将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子女的年龄和健康状况
父母双方的经济条件和抚养能力
子女与父母双方的感情状况
父母双方的道德品质和生活环境
不满两周岁的子女,由母亲直接抚养;两周岁以上不满八周岁的子女,法院将根据子女的具体情况,考虑双方的意见,做出判决。八周岁以上的子女,法院将征求子女本人的意见,尊重子女的真实意愿。
离婚后,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也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法院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将遵循以下原则:
平等分割原则:夫妻共同财产应在夫妻双方之间平均分割
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原则:分割时适当照顾女方和无过错一方的利益
过错赔偿原则:对过错方适当多分夫妻共同财产
法院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将根据具体情况,结合夫妻双方的收入、贡献、债务等因素,综合考虑后做出判决。
离婚法律的判决是基于对婚姻关系的保护和尊重,以及对子女和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障。当婚姻破裂,无法挽回时,诉诸法律途径解决离婚问题,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有效手段。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Copyright © 2024 好佳律师咨询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002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