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后没有赔偿是一种常见的劳动纠纷。在这种情况下,受害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纠纷的有效途径。受害者可以通过当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仲裁委员会将组织双方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将依法做出仲裁裁决。仲裁裁决对双方当事人都有约束力。
如果劳动仲裁不能解决问题,受害者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将根据证据情况作出判决。判决对双方当事人都有约束力。
工伤保险待遇申报是指申请工伤保险待遇。包括工伤医疗费、一次性工伤补助金、工伤保险金、伤残抚恤金、死亡抚恤金等。工伤认定后,受害者可以在单位的帮助下申请工伤保险待遇。
1. 提交劳动仲裁申请书。申请书应载明申请人、被申请人、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
2. 提交相关证据。证据包括工伤认定书、医疗费发票、工资单等。
3. 缴纳仲裁费。仲裁费一般为争议标的额的0.5%,最低不少于100元,最高不超过5000元。
4. 参加仲裁庭审。仲裁庭审由仲裁员主持,双方当事人均应出席。
5. 领取仲裁裁决书。仲裁裁决书对双方当事人都有约束力。
1. 起诉状。起诉状应载明原告、被告、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2. 提交相关证据。证据包括工伤认定书、医疗费发票、工资单等。
3. 缴纳诉讼费。诉讼费一般为争议标的额的2%,最低不少于50元,最高不超过5000元。
4. 参加庭审。庭审由审判员主持,双方当事人均应出席。
5. 领取判决书。判决书对双方当事人都有约束力。
工伤认定后没有赔偿的受害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或提起诉讼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劳动仲裁程序简便、费用较低,但审理期限较长。诉讼程序相对复杂,费用较高,但审理期限较短。受害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途径。
Copyright © 2024 好佳律师咨询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0026540号